潮新闻客户端 王冠
“你可以去拜访一下伟林。”我还在读书那会,我爸就这么说。
伟林是隔壁村的木匠。
一等一的木匠,一等一的木作手艺和油漆手艺。
伟林在隔壁村里都这么出名,是因为他从外边搬了两个大宅子回村上,重新搭建起来。实打实的两栋大宅子,高墙黛瓦马头墙,双层环抱,典型的南方徽派古居。梁栋上的木雕细致精美,门楼上的砖雕朴拙厚重,屋外还有两个石雕的狮子对坐,显而易见已经被数百年的风雨抹去了棱角,但依然不失生气。
我那一阵在替我的老师写一个课题,关于古建筑上的脊饰。我爸正巧看见了,就建议我说:“你可以去拜访一下伟林。”
“咱们现在能看到的原模原样的古建筑不多了,在他那里你可以看到很多你书上的这些东西的真正的样子。”我爸说,“而且他这个人是真了不起,也真的喜欢古建筑。一口气搬了两大套宅子回来,重建重修,这个魄力我是真的佩服他。你去拜访请教一下他,我相信从他那里你还能学到很多。”
展开剩余78%“噢。”我这么随口答应我爸。
伟林的“安心小院”。(作者摄)
“伟林那里你也好去拜访一下。”没过两年,我爸又说。
伟林在村里做的事情越来越多了。搬完两个宅子没多久,他又在村子里搭了一个风雅别致的小院落,之后,又亲历亲为地把村子里的一片荒地改造成了一个庭院式的露营地。他为他的那个小院子取名叫做“安心小院”。
院子搭建起来以后,有了越来越多的人来到我们的这片乡土。慢慢地,村子里有了咖啡店、骑马场、手作工坊,还有了小书院。村子在网上也有了一点小名气,各色各样的来客也逐渐聚集于此,有读书的人、写作的人,还有工匠、学者,当然,也有只是来这里走一走的游客。
我们乡间的说法,说第一等的好事叫做“修桥铺路”,再然后就是“筑巢引凤”了。那么伟林在这个小村子里做的事,大约就可以算作是一种“筑巢引凤”。
我那时候已经开始写自己的公众号,也因此结识了一些写作的前辈老师。我给他们自我介绍,说起我的家乡,他们先愣一下,旋即就说:“噢,伟林和他的‘安心小院’所在的地方。那个地方伟林带我们去过的!”
所以我爸又说:“伟林那里你也好去拜访一下的。我想说不定你们也会有很多共同语言。”
“嗯。不过反正隔壁村,这么近,也不急在一时。”我说。
“你或许应该去拜访一下伟林。”去年的时候,我爸又提醒我说。
“怎么了?”我觉察到我爸这话的刻意,于是反问他。
我爸犹豫了一下,说:“我听说他好像生病了。”
伟林是我爸那个年纪的人。说起来,其实还比我爸年轻几岁。
“怎么忽然就得病了?得的什么病?”我问我爸。
但我爸也不太清楚。他也是从别人那里知道的消息,大致情况只来自于别人的转述。
而大家逐渐发现伟林得病的消息,是村子里的各项工程一时间都放缓了。伟林的庭院式露营地旁边,他本来租了更大的一块地。在那块地里,他已经搭成了三五个建筑的木制框架。仅仅从雏形上,就已经能够大致地看出,这些建筑像“安心小院”和露营地一样,带有一种独特的古色与江南风韵。
可惜的是,在伟林生病后,这些事一下子就已经被搁置了。
我在村子里散步的时候遇见这些古建筑,这才后知后觉:在这些木石身上,似乎存在着独特的古典江南的表达。这种表达本身,是比我单薄的文字更加厚重的语言。它们站立在那里,并不会说话,但它们所说的话远比我写下的东西更让人信服。
它们要说的话是什么呢?
我或许早该去拜访请教一下伟林的,但可惜他生病了,而且去了外地养病,很少再回村里打理。
于是我和我爸说:“那等他康复吧,等他康复我真的得去请教一下他。”
“你本应该去拜访一下伟林的。”我这周日回家的时候,我爸忽然说。
伟林在上半年过世了。
我作为一个外人,并不晓得原来他的生病如此严重。但又或许,是生死本身的无常,远在我们理所当然的预期之上。
我没有机会再拜访伟林,当面向他请教,问问他,这些建筑要说的话是什么了。
趁着一周中仅有的半天间隙,我在密不透风的工作中走到了伟林生前打造的院落和营地里。不知道是因为冬天还是因为其他原因,这些雅致的建筑和院落停泊在寒意中,并不如我前几次见到它们时候的那样热闹。
我忽然想到:以前,在这里最热闹的时候,伟林自己也会在这里,充任导游解说,耐心地给每一个来往参观的客人介绍他一手搭建的那些独特的建筑。
来往的客人多会对这些建筑提出一个相似的疑问:“这些是日式风格吗?”
而伟林会站在这里,不厌其烦地笑着解释说:“不,这不是日式,这是宋式。这是我们江南自己的古建筑。”
“转载请注明出处”
发布于:浙江省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